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刘一止赠四官朝散大夫绍兴三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南宋 · 杨邦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三
敕:朕眷优侍从,惠及初终。
于其存也,宠遇之礼无不至;
其既殁也,褒赠之恩无不隆。
盖明为国之经,而极忠厚之道也。
敷文阁直学士左朝奉郎长兴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赐紫金鱼袋致仕刘某,慈祥毓性,文艺名家。
纶闱嘉润色之工,琐闼赖论思之益。
去朝虽久,屡升延阁之华;
知分甚明,早遂安车之适。
奄从沦谢,良用怛伤。
爰峻陟于文阶,用追荣于幽穸。
谅惟冥漠,亦克有知。
可特赠左朝散大夫,馀如故。
按:《苕溪集》卷五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龟溪集叙淳熙四年三月 南宋 · 张叔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四、《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一、《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一
叔椿少时闻龟溪先生以文鸣当世。
及长,从󲦤绅贤士游,又闻以直道结主知,以盛名谐人望。
由是历霜台,冠常伯,兼翰苑,两总天官,进参机务,再秉事枢,崇论谹议,鸿文大册,天下传而诵之,谓常、杨、燕、许复出矣。
叔椿每得一篇,笥而藏之,如获至宝,每以不及全见斯文为恨。
淳熙纪号之三祀参政姚公以天子大臣来守泉。
越数月,政清讼简,出龟溪所为文十二卷,命叔椿为之雠正
玩味不能释手,留月馀,始克归其书,又俾为之叙。
窃喜附名不朽,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尝观皇朝晏元献公被遇仁宗,而富文忠公继登揆路,冰清玉润,勋业宏茂,载在史册,后世歆艳。
龟溪公丈人行也,其名德相望,前后辉映,又能集其文而流布之,益昭述作之懿,顾不韪欤。
先生讳与求字必先,仕至知枢密院事绍兴七年六月薨于位。
若平生出处之大方,则有给事刘公一止状其行事为详,兹不复列。
四年三月一日从事郎、充州学教授永嘉张叔椿叙。
按:《龟溪集》卷首,四部丛刊续编本。
雪月交光 山矾,俗名七里香(用刘一止韵。)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押词韵第四部
共水倦委佩,素女褰裳,萦回如舞。
李榭春空,试小园閒步。
密缀珠钿,眩生银海,映晓光疑雾。
七里闻香,犹应未肯,岩花为侣。

堪笑陈宫,后庭荒宴,狎客歌吟,浪夸琼树。
寒月笼沙,问酒家何处。
异代风流,正输山谷,伴客中尊俎。
清夜端相,冰魂雪魄,有人重赋。
刘一止祠部郎官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四、《华阳集》卷六
朕方举群策,以收中兴之功,顾天下士有一善可取,犹将简拔任用;
而况已试之才,为朕所知者乎!
以尔行义文词,缙绅推仰。
蚤膺器使,入直螭坳。
嘉其久即退闲,益自坚于气节。
肆以郎选,还寘本朝。
朕之用人,不以官职崇卑而为轻重。
往祗厥服,以茂远图,嗣有褒迁,毋虚朕意。
行简以曾守韵见贻复和一篇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续经无复补嘉禾,老去忘怀及见多。
摘尾簿书宁问署,点头章句仅成科。
求田下泽吾行且,招隐空山子谓何(自注:行简有早晚故山归种秫之句。)
千万买邻左计,一丘端约老相过。
行简释奠学宫(原作官,据四库本改)登北城眺览有诗尝次其韵再和二章 其一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奠币儒宫已告虔,城楼远想独悠然。
阴阴古木回潭外,渺渺平芜落照边。
野色向人聊妩媚,筇枝入手自轻便。
兴来不暇寻思懒,酒后狂歌定几篇。
行简释奠学宫(原作官,据四库本改)登北城眺览有诗尝次其韵再和二章 其二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当年蜡凤识僧虔,晚岁相从意惘然。
更笑竖儒多败事,稍闻上郡已开边。
酒醪穷巷谁能载,简牍平生自不便。
风月两溪真可老,待收功业付诗篇。
无言颁政以诗寄行简辄次韵 其一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镌磨文律似攻驹,十载相从亦数予。
卷白欲倾东海酒,闭门贪钞北堂书。
风烟入眼山围座,鸥鹭惊心水满渠(自注:公颇乐新居得溪山之胜。)
此乐定非公所有,为闻鳌禁席频虚(自注:右谓无言。)
无言颁政以诗寄行简辄次韵 其二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平生狗曲视骊驹,妙语琅琅独起予。
酒面那能伴从事(自注:行简酒官,为五斗屈也。),笔头翻欲戏中书
官曹似是惊莲幕,问讯何如念石渠
只恐浮名不论数,要须人识士非虚(自注:右谓行简
芮氏家藏集序1202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平园续稿》卷一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夫子曰:「有德必有言」。
谓其和顺积中,英华发外也。
今于吴兴芮公见之。
公讳烨,字仲蒙一字国器,孝弟忠信,博习修洁。
登第后每有慷慨忧时之志,乡里前辈刘一止、沈玠诸贤皆敬爱之。
绍兴末高宗将内禅,殿中侍御史蜀名士张震以名闻,高宗曰:「是能古文者」。
即日擢监察御史
已而出入中外,为孝宗深知,许以侍从
两朝眷遇盖如此。
不幸自司成移疾而终,年才五十八。
予在从班,与六曹长贰、给舍相与悼叹,共为奏云:「伏见故国子祭酒芮烨德配前修,文高当世。
恂恂自守,未尝与物竞。
及当官而行,则秉谊持正,有不可夺之志。
故相秦桧时,乡人沈长卿作《牡丹诗》,有讦以为谤讪者,引为證,廷尉捕治,力辨其非。
长卿不任笞掠,亲书诬伏。
狱吏以示曰:『长卿诬伏则可,岂敢诬證』?
吏别摘仁和时所作诗,有『今作红尘奔走人』之句,坐以怨望及应言上不言上,远窜武冈,略不自明
道宏开,收寘台省
已而出使广东,节操弥励,凡旧例供馈积至数千缗,潜输公帑。
归过曲江,班犒郡县吏乏月给者。
和不违众,清不近名,不流不倚,大率类此。
陛下自司业升之祭酒,知其经明行修,刚柔兼济,谕宰臣云:『侍从阙,亟用之』。
请祠,优进右文殿修撰
两学生员祖道千计,观者太息。
初除司业乾道五年八月,家居一昔可至。
是时官已员郎,供职满岁,则六年冬祀,法当任子,逡巡踰时乃起,遇郊不及者两旬。
又按祭酒四品,序位太常宗正秘书少列之上。
疾未革,少留累日必迁,不然休致遗奏亦官二子。
前缓于来,后果于去,为子孙计者肯如是乎?
愿录众美,还其恩数,使天下知圣朝尊贤励俗,不间存亡。
书之史册,足劝廉逊,非创与也」?
众皆称善,惟公同年生给事中者难之。
众欲自上奏,或曰:「银台异论,如格诏何」?
众惘然而止。
其后上念公不已,用其弟煇为八座,公之诸子遂有入官者,此非天乎?
始予为学官馆职史官御史,皆未暖席,公辄继至。
正字也,公有吕虔赠刀之梦。
暨闻公讣,予复梦作文祭公,觉而记其四句,曲尽公德,云「君子所恃,而亦不比;
小人所畏,而亦不忌」,此亦神交也。
今公子邵武太守立言、上高宰及等裒公《易传》一卷,诗四卷,奏议二卷,表、启、书、劄、论、策、记、序、杂著、长短句共七卷,属予为序。
惟公博通诸经,尤长于《易》。
《坎》之象曰:「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人多以治己、治人为说。
公独曰:「《坎》惟素习,则在险不失其常;
险至方习,亦复何及?
初九独云习坎,他爻曰坎而已。
虽然,习当出险,乃复入于坎窞者,为阴柔少才设也」。
其论《离》卦九三曰:「日中必昃,人生必死。
当如曾参易箦,子路结缨,怡然死生之际。
嗟则惑,惑则凶矣」。
即二者考公平生,所谓「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欤!
至于他文正大而辞达,诗篇醇粹而味永,皆有德之言也。
予故首陈两朝圣鉴,次列侍臣公论,然后记予与公亲厚本末,如元城刘忠定公丞相忠肃公集,过于详云。
嘉泰三年正月
行简用前韵见贻复和酬之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岁月如驰斗隙驹,星星著鬓故欺予。
身宜丘壑长经梦,语到轩裳辄废书。
扃步共嗟妨远趾,清沟自觉映污渠
黄麻白简公心事,此去声名定不虚。
次韵行简北城登眺述怀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东观无人数伏虔,一臞尘土独凄然。
高情自欲侵天半,清梦何由到日边。
顾我书空嗟咄咄,知君扪腹笑便便。
登高怀远无穷意,故合春容赋大篇。
方允迪鸬鹚谷江子我子之刘希颜行简皆往依焉为此诗寄赠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脱叶惊飞海角秋,君王虚伫急良筹。
列仙山泽底无用,孺子沧浪渠不忧。
百鸷可能如一鹗,二江知复带双流。
渺然相望暮云碧,兀坐蒲团搔白头。
允迪行简卜居鸬鹚谷仆意羡之作诗送行兼以自见 其一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严陵滩下鸬鹚谷,闻道元英旧隐庐。
鼻祖名高诗格在,耳孙才杰宦情疏。
漫山松桂雁行立,入坞茅茨星散居。
知为刘郎赋招隐,莫教花落到通渠。
次韵行简怀次律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门对青山水缭墙,隔畦花卉尽流芳。
浇胸快泻鹅儿酒,袭鼻长闻柏子香。
夜雨对床成契阔,晚云归岫识行藏。
抽身未试平戎略,空为忧时倍感伤。
允迪行简卜居鸬鹚谷仆意羡之作诗送行兼以自见 其二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少日长怀社稷忧,怪来饶舌漫多仇。
风尘冉冉百年老,霜雪萧萧两鬓秋。
不办痴床供一笑,方营隐谷赋三休。
添丁护得金鸦觜,佳处端能著我不。
刘行简见借诗稿以长句归之 宋 · 沈与求
 押词韵第八部
文章偏忌声名早,富贵政须门第好。
了知二物不相关,风月膏粱兼者少。
刘郎天韵真不凡,飞腾宜在蓬莱岛
年来穷愁已到骨,只有珠玑落残稿。
纷纷馀子何能追,定向诗坛分六纛。
造物小儿亦薄相,浪付繁华给挥扫。
却令径坐诗人穷,只与清冷消热恼。
向来狗监非同邑,渴尽文园尚佣保。
九原千古忽可作,如君自是不枯槁。
茅斋夜诵谁得闻,咄咄空能诉穹昊。
请君更作升天行,勿使贫胡彊知宝。
曾宏父作诗别行简索仆同赋 宋 · 沈与求
五言排律 押尤韵
俗间忘胜践,客里度春愁。
拄颊真狂计,焦头乏远谋。
刚疏徒自许,德怨浪相求。
奏乏三千牍,诗惭一百筹。
岂能资宦达,端合办归休。
遣兴鹅儿酒,销魂燕子楼
枯筇青草渡,老屋白蘋洲
此意无穷乐,今怀未满忧。
转喉宁问讳,绕指叵思柔。
二妙看腾踏,频年叹滞留。
花时闭深院(自注:行简移病经旬。),云际渺轻舟(自注:宏父将以使事至湖。)
应念骑曹掾,平生信谬悠。
刘行简 宋 · 王洋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来有客解归装,先说东台白首郎。
颜貌宛如周柱史,须眉皆是汉冯唐
百年未觉强弓满,新历还添漏箭长。
欲寄平安恐烦报,桃花川里漾舟忙。
资政殿大学士毗陵侯太保周简惠公神道碑庆元四年1198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高宗皇帝疋马渡江,中兴炎祚,其丰功盛德固不容尽述。
窃窥大要,以仰成宰辅、信用台谏为本。
三十六年间,命相不一。
自今观之,激士气,复故疆,张丞相浚之心也;
固根本,候机会,赵丞相鼎之志也;
专持国柄、一意和好者,秦丞相也。
三相所主虽不同,其人才进退,政事弛张,是非得失,公论各不可掩,至于身任安危则一而已。
当是时,言路固多名臣,其视力轻重而为向背亦或有之。
毗陵周简惠公乙卯岁赵、张并相之日,四月入台,八月殿中侍御史,在职仅两月,言事至三十章,太抵谓自治其国,乃能成功,今外有强敌,内有群盗,不可事虚文、贻实祸。
历条时政二十馀事,指宰相不任责。
上变色曰:「赵、张浚肯任事,须假之权,奈何遽以小事形迹之」?
公徐奏:「陛下有过,尚望大臣尽心。
今臣一及大臣,便为形迹,使彼过而不改,罪戾日深,非所以保全之也」。
上改容曰:「此论甚奇」。
最后连章极论赵子淔,语侵赵公
又论张公大举北伐,系国存亡,坐是不得其言而去。
迨秦公独相,意公必憾赵,再拔公入台。
公语人曰:「元镇已贬,某固不言,虽门下客亦不及也」。
一日,内降差除四人。
公言:「愿陛下以仁祖为法,大臣以杜衍为法」。
又历疏三大弊。
秦怒甚,不数月改左史,因是流落于外十六七年。
秦薨,始为禁从,席未暖复去国。
孝宗即位,公与张焘、辛次膺、任古首被召,初对有绳愆纠缪之谕。
会上以张公为枢密使督师江淮,锐意恢复,而公素不以亟战为然,命佐夏官
明年六月符离退师,乃超拜政府
其后汤丞相思退与张公并相,或战或和多取决于上,而其宾客议论间失之偏。
公始终守自治之说,是则曰是,非则曰非,不将不迎,不谄不讦,表里洞达,无一毫之伪。
明年四月,张公罢。
十一月,汤公亦罢。
上再起陈丞相康伯,虏已约和,国论始定。
时公在政府一年有半矣,因坠马败面伤手,力请去。
上不得已,久乃从之。
其立朝本末如此,所谓非茍知之亦允蹈之者欤!
公讳字立义常州宜兴县人
曾祖密,赠太子太保
祖璟,赠少保
父裕,朝奉郎致仕,赐绯鱼袋,赠少师
秦国夫人王氏。
公少力学,自乡校移籍京师,两学传诵其文。
宣和六年廷试,以历数为问。
公既详对,又为说曰:「圣人兼天地之职,一物不遂,必任其责。
凡《易》之大衍,《内经》之五运六气,《书》之闰月定四时,老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皆当裁成辅相以实之,然后可以和同天人之际」。
考官嗟赏,擢寘甲科,调广德军司刑曹事。
靖康覃恩,循修职郎,用举主升文林郎,注徽州军事推官
车驾移跸临安,诸军交驰境上,守死倅易,公与州判官摄行郡事,随机应变,千里帖然。
初,大观间诸郡增赋物帛,其后赦书已蠲减,而漕臣便文复取于民。
公白新守力止之,讫公去,乃增如故。
荐章交上,改通直郎临安府府学教授
未赴,吏部侍郎陈与义密荐公,遂召试馆职,将试复引对。
上曰:「从官多说卿端人正士」。
面除监察御史绍兴五年也。
寻充省试参详官,开院适轮对,论内外兵势,上密以措画与公议,信向方深。
既为副端,论事不合,徙司农少卿,四求去皆不允。
两召至都堂谕旨,二相示以言求去非朝廷美事。
公曰:「某离言路半年,自以亲老家贫请外耳」。
乃除直秘阁、知信州,屡展戍期。
赵公罢,张公当国,陈公与义执政,改湖南提点刑狱公事,以远求易浙西,又避本贯易江东,四岁四易地,迄未尝至。
八年,和议已定,公复被召,论「为国若有道,战则胜,守则固,和则久。
不然,三者在人不在我矣」。
九年二月,除太常少卿
五月再为殿中,既不合,会传某人赐出身除两府者,公又将论之,携疏至殿幕,改起居郎
有诏侍从两省荐西北人才,公同给事中刘一止吕广问
广问参政李光客也,拟试馆职,秦不可,谒告不入。
言者论罢,并谓公受其风旨,十二月主管洪州玉隆观。
十年郊恩,复直秘阁
十二年春,起知湖州
十三年正月,移平江府,复以郊恩赐服绯鱼。
北方初修聘,敕使络驿,公不为礼,又积与转运议论不协,共劾公设宴菲薄。
十四年二月,落职主管台州崇道观
屏居乡里,二亲益老,家益贫,忧患连年不能堪,公独安之。
二十五年十二月,复旧职知绍兴府
二十六年正月过阙,除权尚书礼部侍郎赐紫章服,兼国子祭酒,又兼权给事中
言路忌之,三月出知信州
太学生列状留公,不报。
居数月,复罢郡。
二十八年,起知抚州,道引疾改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十月直龙图阁、知太平州
水坏圩岸,公大加修治,凡百二十里。
傍郡诸圩皆没,惟当涂岁熟。
市河久湮,雨旸交病,公下令城中家出一夫,官给之食,并力浚导,公私便之。
三十年八月,进集英殿修撰,寻移婺州,加敷文阁待制
当江上用师,调度繁兴,不扰而办。
三十二年七月,除兵部侍郎
孝宗初政,增置讲官九月首命公兼侍讲,积官左朝散大夫
隆兴元年知贡举户部阙官,兼权侍郎
上数批问钱谷出入,公奏:「陛下劳心庶物,日有咨询,若出人意表,足以耸动观听。
今皆微文细故,此必有小人乘间献忠,欲售其私,不可不察」。
盖指龙大渊、曾觌也。
上色为动。
完颜亮毙,褒立,虽两军相持,而移文议和不绝。
张公自督府来朝,密为上言:「虏失泗州,其伪官蒲察久安、大周仁寄治虹县,惧罪皆欲来归,愿遣军渡淮赴之,此恢复之机也」。
二相皆不与闻。
公请对,谓不可轻举,累数千言。
上唯唯。
五月李显忠将骑兵,邵宏渊步兵共十万,取虹县,下灵壁,既克宿州,二帅始不协。
虏兵击显忠军,宏渊不肯援,幸胜负相当。
至暮,我师入城,明日虏亦解去。
金帛山积,显忠不以犒军,众怒而溃败。
书闻,上思公言,以左中大夫参知政事
谢毕,朝德寿宫,门无宿卫,廷无閤门,公乞轮差,从之。
故事初拜相银绢二千匹两,执政半之,辞则减半,例自行首司申御药院取旨。
公命勿申,遂已。
每便朝,二府先共呈机速房事。
既毕,宰相兼枢密使自与其贰次呈西府文书,参政稍退。
一日,西府拟元居实浙西总管,上连问如何,枢相皆无语。
上顾公问可否,公前奏曰:「是人顷为御前买北货,乾没万计,公论必不可」。
上乃却其除目。
后数日,公留身,上曰:「昨居实差遣不同议耶」?
公曰:「此西府事,臣不与也」。
是时,虏虽主和,而其右丞相都元帅仆散忠义、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握兵淮北,专任边防,尝以书达三省密院,大略谓方议遣使,遽乘不备攻我符离,毋乃为将臣所误,妄要功利乎?
今治兵决在农隙,旧疆岁币如约则止。
众谓彼不以兴师归过朝廷及督府,反为设词罪将臣,其欲和可见矣。
上令答书,差右宣教郎枢密院计议官仲贤右宣议郎将作监主簿李栻充通书官。
栻以妹为虏主妃辞行,命都辖官王抃代之。
十月末,仲贤等与虏帅议定为叔侄国。
上曰:「虏能以太上为兄,朕所深喜」。
诏遣从臣为通问使,而以左宣议郎胡昉枢密院编修官修武郎杨由义枢密院管干公事,充国信所议官
台谏交章言议和太速,公与陈、汤二相乞令侍从台谏集议,众益汹汹,诸公待罪乞罢,不许。
公独留身固请,上曰:「卿何请之力也」?
对曰:「臣误蒙知遇,欲为陛下正纲纪,今不可得而正也」。
上曰:「何为不可」?
公曰:「政出于一则纲纪可正。
今朝廷督府左右前后之臣皆欲自行其言,此臣欲去者一也。
臣初为言官,晚忝侍从,事有不可,大即奏论,小则堂白。
言虽不从,臣塞责矣,固无愧于心也。
出而为州,事茍难行,反复论之,不从则委曲行之,使百姓不至受弊,亦无可愧于心也。
惟预政以来,每与宰相议事,有以为然而从者,有不得已而强从者,有绝不肯从者,十常四五。
暨至榻前,陛下又或不然,大率十事之中勉书者七八,安得不愧于心?
此臣欲去者二也」。
上察公诚,不以为罪,第不许其去。
议者多请幸金陵,公曰:「车驾一动,能保德寿不为浙东闽中之行乎」?
他日,上又欲先下诏。
公曰:「陛下能行数事警动天下乃可」。
上问其目。
公曰:「臣自初对便乞迎还太上于大内,尽发内帑付有司,勿令近习干政,汰溢额内侍,罢击鞠,节饮燕,内治举然后可攘夷狄」。
上称善。
尝因灾异诏群臣直言。
公请择其可行者行之。
上曰:「类捃摭细故耳」。
公又及前数事,至议用兵不可轻,有「一掷赌乾坤」之语。
上曰:「今战虽不足,守则有馀」。
公曰:「措置未善,政事未备,虽守亦难」。
同列皆甚其言,退谓公曰:「上不能堪」。
明日,公留身谢,上更奖其直,且曰:「闻卿在中书事事力争,朕深嘉之」。
二年正月胡昉、杨由义见虏帅于亳州,逼等拜,乃求还四郡。
等不可,械系月馀。
上怒,诏张公行视师屯,复遣户部侍郎钱端礼、吏部侍郎王之望充两淮宣谕使
张公寻罢,以汤左相都督军马,太傅和义郡杨存中同都督,改宣谕为参赞军事。
盱眙又报北界来有所议,上方遣魏杞、康湑充通问使副,而忠义、志宁二人遽引兵分犯濠、滁,志在邀盟。
于是台谏诋宰执主和误国,太学生亦上书乞斩大臣。
公与相、参并乞罢黜,上密以书示公曰:「初不及卿」。
乃止。
诏留思退都督于朝,以参知政事王之望督视
公曰:「临阵易将,古人所忌,奈何移都督于陛辞之日?
存中已为同都督之望乃见执政,反出其下,愿正称谓,使之速往号召诸将弁,并力捍虏」。
上大以为然,亦升之望同都督
明日,之望又乞专委存中,无二其权,上复从之。
存中督军马而汤罢。
先是副枢洪遵罢,上命公兼知密院事。
公以祖讳辞,诏免系私衔。
已而召用贺允中,不两月允中再致仕。
公兼领如故,军国事繁,悉心裁决,持论正平,甚得士心。
汤相就贬道亡,公乞许归葬。
上恻然曰:「何至是耶」?
胡侍郎铨郊前与郡,公奏:「铨以直言久谪岭海,今将任子,坏之可乎」?
上皆嘉纳。
尝乞召用侍从台谏。
上曰:「安得如卿直谅者」?
公荐李浩、龚茂良,上皆以为佳士,次第用之。
太常言郊牛毙,公奏:「春秋鼷鼠食牛角免郊,边虞未靖,请展郊以符天意」。
事下有司,或引《春秋传》晦日为天忌,乾德元年艺祖初郊,以冬至近晦日,改用十六日甲子,至道元年当郊而李继迁叛,亦改次年
今冬至适近晦日,两淮复用兵,当候来年恭见上帝。
诏从之。
时再遣武翼大夫閤门宣赞舍人国信所干办公事王抃使虏军,而擢钱端礼、虞允文执政
闰十一月,新相陈公亦视事。
公即奏:「臣向因颠坠求退,圣谕庙堂无人,令力疾少留。
康伯已相,执政又有人,可以去矣」。
宣押数四,陈相亦乞留公,公请益坚,乃除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陛对,上曰:「卿筋力未衰,他日宣诏勿辞」。
公奏:「臣今年六十七,三二年不死亦合挂冠」。
上为怅然。
未几,王抃使归,虏自滁州退师,和议成矣。
乾道三年三月,起至泉州明年复请祠,六年告老,五上,加大学士致仕。
闲适累年,不以世故萦心,惟究极死生之说。
淳熙改元正月十二日薨于里第,享年七十有七。
上闻震悼,赠正奉大夫,后以子升朝,累赠太傅,爵由宜兴县开国子加至毗陵郡开国侯食邑通一千一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娶李氏,同安郡夫人,累赠魏国夫人,前卒,葬县东清泉乡梅林之原。
明年正月己酉,公合葬焉。
四年,太常考功议以正直无邪曰简,宽裕不苛曰惠易公之名,人以为允。
四男:长枞,从事郎、点检赡军激赏酒库主管文字;
季楷,宣教郎知临安府临安县,皆早世;
栋,今为朝奉大夫、新知辰州
林,朝散郎淮南路转运司干办公事,赐绯鱼袋。
,适朝散大夫、知雷州鲍同
孙男十二人:大年儒林郎、监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所户部鱼关大军仓;
次大辩,承议郎、新知和州含山县
次大壮,通事郎;
大本将仕郎
次大中;
大昌,寄理从事郎、新差监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所易抵当库
大猷、大直、大任、大翼、大雅、大经。
孙女十二人。
公孝于事亲,尤睦宗族,当任子先孤侄,谢事遍奏诸弟之子。
其薨也,幼子与孙尚未命名。
平生学问不泥传注,尝论《大学》物格而后知至,以谓「在人之至为知,在物之至为道。
以吾之知极物之道,如两物相抵,故谓之格。
夫万物不同,道一而已。
方其格物,物我为二;
及其物格,则自视无我,何有于物?
是谓知至」。
作《圣传诗》二十篇行于世,文集三十卷,奏议五卷。
晚号惟心居士
壬辰岁,公年七十有五,予自小宗伯奉祠居过阳羡,别公里第。
临行,公执手眷眷若有所属,后二年而公薨。
栋等推原先志,以著作佐郎李远所述行状屡来请铭,其犹子用公奏入官,今掾庐陵,日道二子之意,趣如约,不可辞也。
铭曰:
惟几惟康,古倚良弼。
耳目股肱,卫上则一。
降及后世,其职乃析。
越在台谏,箴规排击。
进居庙廊,将顺辅翼。
前之责人,今以自责。
躬或不逮,言孰底绩。
惟简惠公,端谅笃实。
和战无常,随事应敌。
其在我者,自治吾国。
时虽不同,论则无易。
或从或违,有始有卒。
皇心褒嘉,士论厌塞。
我作铭诗,追纪贤德。
一言蔽之,主圣臣直(《平园续稿》卷二三。又见《荆溪外纪》卷一四。)
四岁:原脱「四」,据明抄本、傅校本补。